厦门大学由着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政府“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学校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是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理想学府。
“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是厦门大学的传统定位与特色,其中华侨问题、东南亚问题研究是我校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1956年,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与教育部在厦门大学联合成立了南洋研究所(1996年升格为南洋研究院)。作为新中国最早设立的东南亚研究机构,也是最早设立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拥有深厚的学术传承和历史积淀,学术声誉蜚声海内外。
目前,我院拥有两份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南洋问题研究》(1974年创刊,CSSCI来源期刊)和《南洋资料译丛》;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南亚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东盟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NATC)”福建基地、(中国)厦门大学马来西亚研究所。此外,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福建省东南亚学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综合研究部(含国际问题、港澳台、交叉学科)的秘书处也设在我院。这些将为您的研究提供最理想、最前沿的科研平台。
期待您的加入,让我们一起推动、引领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
一、招收条件
1.身体健康,年龄在35(含)周岁以下;
2.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已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包括但不限于政治学、中国史、世界史、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3.申请进站的具体科研条件参照各博士后流动站条例;
(1)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进站科研条件为“原则上,申请人在攻读博士期间(或近3年)已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合作在我校规定的(下同)一类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二类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在一类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并在二类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对于在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在攻读博士期间(或近3年)已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合作在境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并有两位以上当地副教授以上职称同行专家对其发表文章认定并推荐。”
(2)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进站科研条件为“在攻读博士期间(或近3年)已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合作在学校规定的一类核心学术刊物或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境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学校规定的一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二类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含)以上,或在学校规定的二类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篇(含)以上,并曾经参加导师主持的省部级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4.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
二、招收计划
合作导师 | 导师职务 | 招收人数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邮箱 |
李一平 | 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院长;教授 | 2 | 亚太国际关系、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 | ypli@xmu.edu.cn |
庄国土 | 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教授 | 1 | 亚太国际关系、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 | gtzhuang@xmu.edu.cn |
施雪琴 | 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1 | 中国与东南亚政治文化社会关系;中日在东南亚的文化外交、公共外交比较研究;东南亚华人历史、文化研究 | xqshi68@xmu.edu.cn |
范宏伟 | 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1 |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缅甸问题研究;华侨华人研究 | fhw@xmu.edu.cn |
聂德宁 | 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教授 | 1 | 东南亚华侨华人史 | dnnie@xmu.edu.cn |
叁、薪酬及其他待遇条件
1.薪酬不低于16万元/年(税前);
2.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
3.博士后子女按学校教职工子女同等待遇办理入园、入学;
4.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给予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头衔;
5.学校选聘优秀博士后留校任教。
四、报名程序
1.应聘者将应聘材料发送至合作导师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的流动站+博士后”。应聘材料分3个附件上传:
附件1:厦门大学博士后进站审核表
附件2:可证明符合条件的相关材料扫描件(PDF格式,含学历学位证书,论着、课题、专利等科研成果、获奖证明等)。
附件3:两封专家推荐信
2.与合作导师达成初步招收意向后,根据“厦门大学博士后进站流程”要求,将有关材料提交相关流动站工作人员。
()
五、联系我们
通信地址:厦门市思明区422号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
联系人:龙老师
电话:0592-2188207
电子邮箱:longyx@xmu.edu.cn
学院网站:
热诚欢迎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前来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