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第叁届全国国际关系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大国崛起与周边关系:理论、历史与实践”。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硕、博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我院2012级研究生周亭佑同学的论文《“差序格局”:中国建构国际关系的传统范式》入选此次论坛(论坛秘书处共收到约70余篇投稿,经过叁轮匿名专家评审,共有21篇论文最终入选,入选论文及作者名单详见附录,论坛论文集已存院图书馆)。
本届论坛由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主办,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闻道》编辑部承办,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系《新视界》编辑部协办。值得一提的是,《闻道》、《新视野》均为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学生自办学术刊物,本次论坛开幕前,与会代表还同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学生自办刊物的主编们,就目前全国国际关系研究生刊物现状进行了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范军教授、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教授出席了开幕式,论坛邀请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胡礼忠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潘兴明教授、复旦大学任晓教授和潘忠岐教授等四位着名国际关系学者担任特邀专家,全程参与论坛讨论。
当天的讨论由“权力转移与外交转型的理论和历史逻辑”、“中东问题与中国外交的新取向”、“历史、理论与战略视野下的中国”、“区域研究——俄罗斯与后苏联政治空间”、“中国与亚洲安全新秩序”等五大议题单元组成。
其中,南开大学同学的文章中普遍具有“数学建模”风格,袁伟华博士从“1895年委内瑞拉危机”来考察国际秩序的和平变迁问题,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路径探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体现了南开大学在世界近代史方面的研究优势。来自暨南大学的隆德新博士探讨了英美经济霸权转移中的贸易与货币谈判问题;来自辽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周帅则就“货币权力”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来自中山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郑雁询则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环南中国海国家的对华舆论,丰富了本次论坛的学术探讨。
在自由讨论阶段,与会代表和专家们就“古代中国国际秩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激烈的观点互动,尤其是对“差序格局”、“朝贡体系”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探讨涉及东南亚相关问题时,仍难免出现一些认知误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周边组成部分,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对东南亚有一个再认识。
附录:入选论文及作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刘 畅 |
朝贡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厦门大学 |
周亭佑 |
“差序格局”:中国建构国际关系的传统范式 |
辽宁大学 |
周 帅 |
中国崛起的新时代背景:对货币权力的认识 |
华东师范大学 |
孙 超 |
我们是谁?—— 塔吉克斯坦的认同政治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章庆慧 |
俄白哈关税同盟中的俄罗斯意志 及其面临的问题 |
山东大学 |
刘雨辰 |
中国和平崛起视角下的东亚秩序重构: 从霸权秩序到合作秩序的转换 |
山东大学 |
祝晓义 |
中美关系视角下的美国亚太联盟转型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
肖 尧 |
中东国家政权合法性构建和转型问题研究 |
南开大学 |
董柞壮 |
联盟类型、机制设置与联盟可靠性 |
南开大学 |
姜忆楠 |
外交话语效力的影响因素 |
南开大学 |
袁伟华 |
权力转移、国家意志与国际秩序和平变迁 ——对1895年委内瑞拉危机的考察 |
南开大学 |
迟 永 |
美国缘何对东亚同盟领土争端的支持 程度不同? |
浙江大学 |
张伟鹏 |
身份认同、良性互动与外交战略转型 ——东亚区域内中国崛起困境分析 |
台湾 中国文化大学 |
萧衡钟 |
“抗美援朝”与中国大陆发展战略观 |
北京大学 |
顾 炜 |
俄罗斯的崛起与周边小国:地区结构与 地区一体化 |
北京大学 |
蒋翊民 |
地缘政治、制衡理论与冷战时期中国的 地区战略 |
吉林大学 |
郎 帅 |
东北亚金融安全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茅晓嵩 |
大国崛起视域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探析 |
暨南大学 |
隆德新 |
英美经济霸权转移的微观视域:贸易与货币谈判中“双层议题联系” |
复旦大学 |
田艺琼 |
中国对沙特、以色列人文外交差异成因研究 |
中山大学 |
郑雁询 |
环南中国海国家的对华舆论与国家认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