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形势陡然严峻,防疫命令再次下达。一声令下,师生工作学习的全新模式迅速有序开启!
比春山更可靠的,是迅速集结的响应机制
疫情就是命令,学院党委第一时间吹响集结号,全体教职工闻令而动,全面进入战时工作状态。学院党委书记毛通文传达学校防控会议要求,部署学院防控工作。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教学保障组、学生工作组、教职工工作组、综合协调组、安全稳定组、物资保障组、宣传组、复工复产组等各工作小组火速集结。
“算我一个!拼手速的时候到了!”面对陡然形势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3月15日的第一轮校内全员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在这关键时刻,四位教工党员们再一次坚定地站了出来。“一己之力,实属微不足道,但能为师生贡献绵薄之力,倍感真实!能身披白甲,为‘抗疫’做好后勤,难掩自豪!”青年教师包广将副教授在志愿活动结束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后,感慨道。
学校应急队招募,需要报名!应者云集,住在校内的陈洪运老师和张倩倩老师第一时间冲锋上阵,积极踊跃报名。“我去年九月当过应急队成员,我有经验!”“我做过两次核酸检测志愿者,我能行!”1小时内报名完毕,即刻投入到了分发试剂盒、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的志愿工作中。
“一大清早,各个微信群就响个不停,学院的速度和组织真的让人难以想象!”2020级硕士生张利娟同学说起这个周末的切身感受,对学校、学院赞不绝口。
比春花更灿烂的,是云中相聚的守望相助
木棉花绽放的校园里,一件件凡人小事比花儿更闪耀。“云教学”“云答辩”“云审核”“云办理”纷纷再次出现在蚕蚕群内、微信群内、邮件里。授课教师100%通知到到位,核查选课学生100%入群,线上直播平台100%提前落实提早公布,学生升学材料“云审核”“云办理”,材料申报提交100%不落,四个“100%”后面是无数个群组,无数条信息,无数个“你问我答”。
“成绩单在哪能查到,考研复试要用到,很着急,怎么办呀?”“不要着急,我先给你开临时证明,正式证明向档案馆同步申请,我们两手一起准备”这是师生之间的共克时艰。“答辩和复试安排如有需要帮忙的一定叫上我”这是同事之间的互帮互助。
“云中相聚”依然如常, 闭环管理期间的校园内,一切都在防疫要求下平稳有序地进行,见招拆招、从容淡定的国关南洋人人筑起牢不可摧的防线,守护着校园生活的安定。
比春光更闪耀的,是风雨同舟的协同奋战
非常时刻,需要非常担当。新情况突如其来,他们争分夺秒。自疫情发生以来,奋战在学生一线的学工组团队就开始了昼夜不息、步履不停的“逆行”。
别慌,我们在呢!“只要咱们做好防护,遵守防疫相关要求,病毒就会离我们远远的,大家也不要恐慌害怕,有什么事都可以私信我,如果有因为学习、就业等原因情绪低落的都可以来找我聊聊”。为了深入观察了解同学们的状态和情绪,又不过多打扰同学们的网课,学工组和党政兼职辅导员们就在午饭和晚饭时间,到宿舍楼下,看到去食堂打饭路过的学生,就上前叮嘱几句,问候一声。“虽然隔着严实的口罩,让同学们看到我们都在,看到我们的眼神,能心安一些”,辅导员郭晓玲说到。这是24小时线上线下守护不断线的“日常”。
别怕,我们来了!自从学校加强校园管控之后,学院团委书记曾祥轩老师利用驻楼的机会,深入研究生宿舍,围绕封校期间的疫情防控、心理状况、寝室文化建设、学业规划、就餐需求、就业途径等话题,与学生们进行了温馨而亲切的交谈,曾老师不时记录着同学们的意见和诉求,并表示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立刻解决的将制订解决方案,或上报学校有关部门协助解决。防疫情况随时在变化,各种应急预案随时启动。从环境采样消杀、指导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使用等工作到细致做好学生安抚工作。学工组团队争分夺秒,始终与同学们在一起,为他们遮风挡雨,昼夜不歇,每天都在上演与时间赛跑、你有需我必应的“日常”。
老师,辛苦了!“老师辛苦啦!老师注意休息!”同学们纷纷在老师朋友圈和微信群内留下感人话语。“我的厦大我守护!”志愿者招募刚刚发布,学生们应者云集,一呼百应、迅速集结。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有34名同学踊跃报名,目前这批队员已投身到此次抗击疫情的多个岗位。同学们说,这几天,常说的话是老师辛苦了!但或许老师们也想说,这场风雨同舟的双向奔赴比窗外明媚的春光还要浪漫。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是守望互助的“家人”,微光成炬,一件件凡人小事,是国关/南洋人同心战“疫”的缩影。同学们,老师们,木棉花已经悄然绽放,厦大校园已是春山新碧,百花争艳,日暖风轻。
“待疫情过去,我们木棉树下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