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010.tv糖心

学术动态
您所在位置: tx010.tv糖心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近代中国茶叶欧洲传播史漫谈 |第四十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卅七场南洋真人馆沙龙回顾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 点击数:

小暑翌日,午热蝉鸣。茶香袅袅,回韵清凉。2022年7月8日下午,第四十期国关系列读书会暨第卅七场南洋真人馆沙龙于厦门大学南安楼301-3举行。本次读书会主题为“近代中国茶叶欧洲传播史漫谈”,荷兰莱顿大学历史学博士、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教授刘勇担任主讲人,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冯立军担任主持人。国家中级评茶师、草月流叁级花道师、2017年金砖会晤茶文化展示专员蔡回燕作为特邀嘉宾与会,校内外30余位师生和茶文化爱好者参加了读书会。

主讲人:刘勇教授

主持人:冯立军教授

讲座伊始,冯立军介绍了本次读书会的主角——茶,并由此提出问题:茶是如何从中国传播到欧洲?又以何种路径进行传播?以此为引子,刘勇介绍了此次演讲主题的缘起及其研究价值。他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中国茶叶欧洲传播史研究”用时六年,涉及到茶叶的贸易、茶叶在欧洲的传播和销售以及茶叶在欧洲本土化的发展。随后,刘勇针对该研究的重点部分进行了介绍。

一 饮茶渐风靡

刘勇从16世纪欧洲人对中国茶叶的最初记录、17世纪初荷兰最早输入茶叶谈到饮茶习俗逐渐风靡欧洲的过程。17世纪中后期,茶叶在得到教会的特别关注和医学界权威的诠释后,这种神奇的东方饮料成为了欧洲主流社会关注的焦点。多国上流阶层首先对茶叶产生了兴趣,如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宫廷人士、教士、官员、医学家等,饮茶业务逐步进入咖啡馆,上流社会开始流行饮茶。为了增加茶叶销售量,茶商采用了多种方式宣传茶叶,如店铺标志物广告宣传、报纸期刊物广告宣传。17世纪80年代,荷兰人的下午茶饮法被越来越多的欧洲富裕家庭所接纳,并形成具有欧洲特色的饮茶文化。这种本土化习俗的推动者主要是女性,饮茶风俗由此也逐渐在欧洲的普通家庭中得以流传。

二 茶叶真与假

正是由于茶叶市场广阔,售卖茶叶有巨额利润,茶商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在茶叶中掺假造假的现象也就随之出现。茶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式有叁种:抬高售价、逃税、掺假。掺假可降低成本,保证利润,亦可按规缴税以避免受到政府惩罚。以英国为例,茶叶价格昂贵,茶商掺假制假现象最为严重。最初的假茶制法不熟练,只能称之为伪劣茶叶。18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茶商制假手法开始娴熟。他们利用其他原料仿制茶叶或改造茶叶,或是在高端茶叶中添加劣质茶叶,或是重新加工废弃茶叶。这种行为对茶叶市场危害很大,所以,自18世纪早期开始英国政府对掺假制假的惩罚力度即逐步加强。

三 本土试种茶

另一方面,从海外进口茶叶对于欧洲国家也是一种经济负担或损失,因之,欧洲人亦尝试进行本土茶叶的种植。从17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末,欧洲人进行过不同方式的尝试,但大多数茶叶种植都以失败告终。迄今为止,茶叶在欧洲一直没有实现大规模种植,只有极少数地区保留着小规模种植,却没有带来太多的商业价值。其主要是因为欧洲的地理气候并不适合茶树的生长。唯一的例外是在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在该岛上拥有两家茶企,目前是欧洲本土化种植最为成功的典型案例。

刘勇教授着作

讲座最后,刘勇谈及自己的研究心得。他表示,该项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资料。拥有丰富的史料是做好研究的首要关键。其次,语言的翻译是一大难点。该研究涉及英语文献、荷兰语文献等多国语言文献,因此掌握语言的翻译、对翻译进行认真校对至为重要。其叁,研究时间要充裕。只有沉浸于研究中,用更多的时间分析史料才能做扎实严谨的研究。

读书会现场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与会者纷纷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茶’的多种语言问题”“欧洲种茶失败原因是否存有其他社会经济因素”“欧洲茶叶是否如中国茶叶一般会进行多种分类”等等,刘勇一一进行了解答,引发大家进一步思考。

茶艺表演

本次读书会为与会者准备了闽南特色茶与点心——集泉茶庄的龙雀茶和漳州龙海东美糕。集泉茶庄创建于1781年,坚持古法足火烘焙制茶。龙雀罗铁汉远销东南亚,是东南亚华侨华人喜爱的“家乡的味道”。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大家意兴盎然。最后,一首《莲心曲》缓缓引出特邀嘉宾蔡回燕,她通过精彩的专业茶艺表演,以泡茶七部曲引领观众品鉴福建福鼎白牡丹之茶品。其自然素静的茶道之美生动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传统和韵味,赢得了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将读书会推向新的高潮。

读书会亦为流动的图书馆,以茶敬书友,感恩所有支持者。

部分与会者合影


图片触班紫云

文案触季轩皓

责编触张长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