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下午,在南安楼301(3)迎来了一学期一次的“南洋师说”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了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周桂银教授,他为大家带来题为“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历史演进”的讲座,本次讲座由tx010.tv糖心/南洋研究院冯立军教授主持。
周桂银教授
冯立军教授
周老师首先阐述古代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先秦时期,天下是个乌托邦设想,孔子的“天下一家”、孟子的“德化天下”及荀子的“四海之内若一家”反映的都是这样的想象。两汉以后,“天下一统”的思想逐渐成为儒家主流,天下不再是想象,而专指国家。从隋唐到明清时期,天下观和天下秩序逐渐向多元帝国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的传统天下观中,天下是一种等级制的中心-边缘结构,地理上包括已知的九州和未知的四海地区,政治上由中心和外围组成,文化上有华夷之分与互化。
进入近代,中国的国际秩序观经历了从天下到世界的转变。中西两种秩序观的碰撞,使中国朝贡体系逐步瓦解。近代中国被迫进入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从世界中心掉落到边缘。在西学的冲击下,中国经历了国家身份重塑,逐渐形成了“世界”取代“天下”的新型国际秩序观。在危机、战争与革命的艰难历程中,中华民族认同和现代国家认同得以塑造。
经历天下观的解构与重构之后,当代中国提出了包含中国理念的国际秩序观。毛泽东先后提出“中间地带”和“叁个世界”理论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想,这实质上是当时“冷战”背景下的战略观。21世纪以来,中国相继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以外交实践支撑理念构想。
最后,周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国际秩序观的思考。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儒法结合王霸相杂,既有理想主义的秩序想象,又有现实主义的目标手段。目标的高低取决于多重变量,实力是决定性的变量,主观的自我定位和目标、主动的战略选择重要变量。现当代中国国际秩序观的根本目标,一是建立和保持政治合法性以及政治动员,二是提升国际号召力和影响力。
提问环节
提问环节,周老师与在场师生就中国国际秩序观的理论与实践、成本与收益、历史演进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本次“南洋师说”讲座在研究生会的努力和老师的支持下圆满结束。
文案 / 学术部 饶金山
图片 / 宣传部 李昊冉
排版 / 宣传部 罗静远